16. 頭燈或手電:
我們不能總是精確地計算自己的行程,當延誤行程時,我們就一定需要;十一在三峽登神女峰時,我們有幾十人(還有國內其它驢友)下山時已經天黑,頭燈起了救命的作用。如果有露營活動,頭燈或手電也會用上的。露營燈可以暫不考慮。
17. 雨衣:
不管長短線,我們途中碰上下雨的可能性較大,所以有一件雨衣會讓我們免去淋雨之苦。當然一次性白色塑料雨披也行(FB時可做桌布鋪在地上)。
18. 火種:
最好是防風的。如需要防水,可將火柴用蠟包上;
19. 刀具:
鋒利的多功能軍刀應該是你的首選,它的鋸子和刀有可能是你在戶外使用頻率最高;而且刀有時可能會與藥品配合使用,比如遇到了被蛇咬的情況,所以一定鋒利。如有可能,再配置一把大點的匕首會讓人比較安心些。我曾在一潛水用品店看到一把潛水匕首,心動不已,只可惜近2K的價格讓我……
20. 指南針:
在野外活動必備,具體作用就不必說了吧?但前提是你必須知道怎么使用它。
21. 口哨:
集體出游時,是與同伴聯系的有效工具,獨行時,緊急情況下有救命的作用。但一定要懂得正確使用,懂得一些必要溝通的方式,如求救、詢問情況等,比如說兩聲長音表示緊急情況。至少全隊要有統一的哨音規定。否則亂吹一氣不如不吹??谏谶€有一個作用就是:可以發泄你的自豪感與成就感,因為你的嗓子很容易就喊啞的。我用這個用途好像還多些,呵呵。
22. 藥品:
單獨出游適量攜帶,集體出游時可公共購買,以免增加背包負重。主要有以下常備藥品:藿香正氣水、活絡油/紅花油、清涼油/風油精、云南白藥(粉劑、噴劑)、息斯敏、酒精、紅霉素軟膏、繃帶+紗布、創可貼、蛇藥、感冒藥;
23. 繩索:
對于繩索,我感覺團隊出行時的必要性大過獨行。但你一定要熟悉各種結繩法。帶上30米登山繩應該足夠應付大多事情。像東西沖徒步就有可能用上(如果有嬌柔的MM在的話……);
24. 爐頭、氣罐、灶具等:
它們的好處是能讓你有口熱的吃,尤其在長線和天氣寒冷的環境下時。這樣對補充能量會有好處。走川藏線的朋友都會帶上的。但我不建議配置此類用具。原因是負重過多會讓你徒步的樂趣大大減少。當然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了。
25. 攝影器材:
長距離行走不建議帶三角架(但我一般會帶,哪怕累點),膠卷最好備足。數碼相機則電池要備足,最好再準備數碼相機伴侶,要不然卡上存不下的時候你就知道心痛了。
26. 通訊器材: 以備聯系;
27. 干糧和飲水: 少量攜帶,延誤行程時可用上;
28. 證件: 身份證、進關證件、護照……去特殊邊境要辦邊境證。